订单查询
首页 教学资料 教案模板
高中地理教师荒漠化防治教案模板2篇
大小:4770字节 发布时间: 2023-06-06 12:55:10 395k
下载文档

  高中地理教师荒漠化防治教案模板2篇



  荒漠化治理已成为世界性难题,制止沙漠扩张、绿化沙漠已成为21世纪人类争取生存环境、扩大生存空间的首要问题。下面是轻松范文网小编收集整理的高中地理教师荒漠化防治教案模板2篇,欢迎大家阅读。
 

  2020高中地理荒漠化的防治教案大全一

  一、课标要求:

  1.理解荒漠化的过程,分析荒漠化形成的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

  2.了解荒漠化的危害和荒漠化治理的措施和问题。

  3.认识荒漠化问题的严重性,树立防治荒漠化的观念,逐步建立正确的环境观。

  4.树立土地荒漠化问题的一般的分析方法和思路,积累常用语言,即学会知识的迁移运用。

  二、教材分析

  地理新课程标准在本节以区域生态建设为主线着重引导学生关注人口、资源、环境和区域发展等问题,以利于学生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并倡导在活动中将地理知识应用于实践之中,学会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

  三、教学目标和策略:

  (1)知识与技能:

  1.荒漠化形成的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

  2.荒漠化的危害和荒漠化治理的措施和问题。

  3.认识荒漠化问题的严重性,树立防治荒漠化的观念,逐步建立正确的环境观。

  4. 树立土地荒漠化问题的一般的分析方法和思路,积累常用语言,即学会知识的迁移运用。

  (2).能力目标:学会结合区域特征、人类活动分析自然灾害的经验和措施。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案例分析,理解地理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树立科学的人地观念。

  (2)过程与方法:

  运用资料分析问题和图表对比方法。

  尝试小组合作进行资料、图像查找。

  四、教学重点:

  1.荒漠化形成的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

  2.荒漠化的危害和荒漠化治理的措施和问题。

  3. 树立土地荒漠化问题的一般的分析方法和思路,积累常用语言,即学会知识的迁移运用。

  教学难点:

  1. 树立土地荒漠化问题的一般的分析方法和思路,积累常用语言,即学会知识的迁移运用。

  五、课时安排:2课时

  六、教具:多媒体课件

  七、过程与方法:

  运用资料分析问题和图表对比方法。

  尝试小组合作进行资料、图像查找。

  八、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我们这两节课就我国西北地区荒漠化防治为案例来探讨我国西北地区荒漠化的自然背景是什么?人为因素有哪些?荒漠化防治有哪些对策和措施?

  第一节 荒漠化的防治

  ——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

  一、荒漠化

  1. 土地退化的形成

  2.荒漠化

  ⑴概念

  指发生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及一些半湿润地区的这种土地退化。

  荒漠化不是简单的荒漠扩张的过程,而是很多块分散的土地逐渐退化,并最终连接在一起,形成如同荒漠般的景观。

  ⑵形成

  是气候变异等自然因素与人类过度的经济活动相互作用的产物。

  ⑶主要表现

  耕地退化、草地退化、林地退化而引起的土地沙漠化、石质荒漠化和次生盐渍化化。

  ⑷影响

  已成为当今全球最为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之一。根据联合国环境署推断,目前世界约

  1/4的陆地、2/3的国家和地区受到荒漠化的威胁。中国是全球荒漠化面积大、分布广、危害严重的国家之一,其中西北地区则是我国风沙危害和荒漠花问题最为突出的地区。

  【合作探究】

  根据你的理解,运用下列关键词解释荒漠化的含义。

  土地退化 干旱半干旱地区 气候因素 人类活动 沙漠化

  【教师总结】荒漠化是一个动态发展过程,其实质是土地退化,分布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形成原因是自然因素和人类活动的共同作用,表现为土地荒漠化、石质荒漠化和次生盐碱化,所谓“沙漠化”,只是荒漠化的表现形式之一。

  二、干旱为主的自然特征

  1.范围

  地形区范围:大兴安岭以西,昆仑山—阿尔金山—古长城以北

  行政区划范围:包括新、宁、甘(北部)、内蒙古(大部)

  【教师总结】这里所说的西北地区是指位于非季风区年降水量在400mm以下的我国西北干旱半干旱区。

  2.地貌特点:

  地形以高原和盆地为主,东部和中部(内蒙古境内)是辽阔坦荡的高原;西部(新疆境内)是山脉和盆地相间分布。

  3.最为显著的自然特征——干旱

  ⑴干旱成因:深居内陆,高原山地阻隔

  西北地区干旱特征的成因图示:

  教师补充讲解:由于西北地区深居内陆,远离海洋,很少受海洋水汽影响,再加上周边高大山地特别是隆起的青藏高原,进一步阻隔了水汽的进入,干旱就成为了这一地区最突出的自然特征,并且是全球同纬度地区降水量最少、干旱程度最高的地带。

  ⑵景观特色——以草原、荒漠为主

  新疆的塔里木盆地 贺兰山以西 贺兰山 内蒙古高原东部 年降水量 不足50毫米 200毫米以下 200毫米以上 干旱程度 极端干旱区 干旱区

  半干旱的草原地带 自然景观 沙漠和戈壁(只在—些高耸的山地迎风坡,降水稍多,山顶冰雪覆盖。山地降水和冰雪融水成为绿洲农牧业生产的主要水源。) 草原

  【合作探究】

  1.西北地区自东向西水分条件与植被景观的变化有什么关系?并分析原因。

  【教师总结】年降水量200~400毫米对应温带草原;年降水量50~200毫米对应荒漠草原;年降水量50毫米以下对应荒漠地区。反映降水越少,植被越少,荒漠化程度越强。原因是我国降水自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逐渐减少。

  2.新疆的绿洲分布有什么特点?请联系水源和地形条件解释原因。

  【教师总结】天山北部水汽主要来源于北冰洋,北坡属于迎风坡,随着高度升高降水量增加。受天山山脉阻挡的影响,南疆与北疆干旱程度不同。绿洲主要分布在有水的地方,沿河流呈串珠状分布。原因是河流水来自兵雪融水补给和盆地地形雨。

  三、荒漠化形成的自然因素——...

完整内容欢迎下载阅读。
下载文档
我们采用的作品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投稿,我们不确定投稿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权利,请联系我站将及时删除。
Copyright @ 2016 - 2023 多学点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浙ICP备2022022328号-4